广西贵港市港南区:“藕”遇丰收季 泥中“掘金”忙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藕”遇丰收季 泥中“掘金”忙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藕”遇丰收季 泥中“掘金”忙中新网(zhōngxīnwǎng)广西(guǎngxī)新闻6月18日电(甘益江 陆锦婷 陆彬 李嘉媛)近日,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蒙垌村的禧源(cūndexǐyuán)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片的荷田宛如绿色海洋,微风拂过(fúguò),碧波荡漾(bìbōdàngyàng)。返乡创业者黄运贵站在藕田边,手里紧紧握着刚采收的莲藕,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喜悦:“这批鄂莲要送到广东,每斤收购价达到3元(人民币,下同)。”
图为藕农采收(cǎishōu)忙。陆锦婷 摄
藕(ǒu)田里,两台高压水枪正欢快地“演奏”着丰收(fēngshōu)的(de)旋律。藕农们弓着身子,双手在水下熟练地摸索探寻,凭借多年经验,迅速找准莲藕的位置。他们顺着(shùnzhe)根茎,仔细摸清整段(zhěngduàn)莲藕的走势与长度,随后稳稳握住高压水枪,让强劲的水流精准冲刷莲藕周围的淤泥。不一会儿,一根根肥硕饱满、色泽洁白的莲藕,便从水下崭露头角。
“我在这儿挖莲藕,每天能挣350元,一个月算下来,收入有9000多元。”来自桥圩镇震华村的挖藕人梁建贤笑着说(shuō)。不远处,负责搬运莲藕的阿姨(āyí)们正熟练地将刚挖出的莲藕搬上运输工具。整个采挖现场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这些阿姨们通常(tōngcháng)从清明节前便开始在基地(jīdì)劳作,一直(yìzhí)持续到农历十月莲藕采收结束,平均日薪(rìxīn)150元左右。
图为新鲜采收(cǎishōu)的莲藕。陆锦婷 摄
基地(jīdì)负责人黄运贵把早年在新疆(xīnjiāng)、广东等地企业积累的(de)管理经验,巧妙运用到了藕田管理中。“我给大伙开高些工资,他们干活就(jiù)更细致,我后续能省不少心。”三年前,他毅然返乡,承包了120多亩土地,投身莲藕(liánǒu)种植事业。创业之路充满坎坷,第一年,黄运贵便遭遇亏本困境。但他并未气馁,而是在挫折中不断(bùduàn)摸索学习,如今已成为莲藕种植的行家里手。
“我这120亩地种的全是莲藕,像(xiàng)鄂莲5号、鄂莲6号这些品种,现在市场收购价每斤差不多3块钱,亩产大概1000斤到1500斤。这一季得赶紧抢收,趁着价格不错,大家手脚麻利(málì)点,就能多赚些。”说起今年的收成(shōuchéng),黄运贵(huángyùnguì)打开了话匣子(huàxiázi),“正常情况下,农历七月十四过后,第二季(dìèrjì)莲藕就能开挖,得赶在农历八月十五前抢收完。要是人手够,还(hái)能种第三季。现在,一亩地的产值大概在3000元到5000元,一季下来,利润差不多有二三十万元。”
据了解,这里的莲藕(liánǒu)主要销往广东等地,在(zài)市场上很受欢迎。桥圩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梁泽艳介绍说,桥圩镇今年莲藕种植面积达3000亩,按照(ànzhào)平均亩产1500斤/亩,平均收购价2.5元(yuán)/斤来算,预计产值达2000多万元。(完)
中新网(zhōngxīnwǎng)广西(guǎngxī)新闻6月18日电(甘益江 陆锦婷 陆彬 李嘉媛)近日,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蒙垌村的禧源(cūndexǐyuán)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片的荷田宛如绿色海洋,微风拂过(fúguò),碧波荡漾(bìbōdàngyàng)。返乡创业者黄运贵站在藕田边,手里紧紧握着刚采收的莲藕,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喜悦:“这批鄂莲要送到广东,每斤收购价达到3元(人民币,下同)。”
图为藕农采收(cǎishōu)忙。陆锦婷 摄
藕(ǒu)田里,两台高压水枪正欢快地“演奏”着丰收(fēngshōu)的(de)旋律。藕农们弓着身子,双手在水下熟练地摸索探寻,凭借多年经验,迅速找准莲藕的位置。他们顺着(shùnzhe)根茎,仔细摸清整段(zhěngduàn)莲藕的走势与长度,随后稳稳握住高压水枪,让强劲的水流精准冲刷莲藕周围的淤泥。不一会儿,一根根肥硕饱满、色泽洁白的莲藕,便从水下崭露头角。
“我在这儿挖莲藕,每天能挣350元,一个月算下来,收入有9000多元。”来自桥圩镇震华村的挖藕人梁建贤笑着说(shuō)。不远处,负责搬运莲藕的阿姨(āyí)们正熟练地将刚挖出的莲藕搬上运输工具。整个采挖现场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这些阿姨们通常(tōngcháng)从清明节前便开始在基地(jīdì)劳作,一直(yìzhí)持续到农历十月莲藕采收结束,平均日薪(rìxīn)150元左右。
图为新鲜采收(cǎishōu)的莲藕。陆锦婷 摄
基地(jīdì)负责人黄运贵把早年在新疆(xīnjiāng)、广东等地企业积累的(de)管理经验,巧妙运用到了藕田管理中。“我给大伙开高些工资,他们干活就(jiù)更细致,我后续能省不少心。”三年前,他毅然返乡,承包了120多亩土地,投身莲藕(liánǒu)种植事业。创业之路充满坎坷,第一年,黄运贵便遭遇亏本困境。但他并未气馁,而是在挫折中不断(bùduàn)摸索学习,如今已成为莲藕种植的行家里手。
“我这120亩地种的全是莲藕,像(xiàng)鄂莲5号、鄂莲6号这些品种,现在市场收购价每斤差不多3块钱,亩产大概1000斤到1500斤。这一季得赶紧抢收,趁着价格不错,大家手脚麻利(málì)点,就能多赚些。”说起今年的收成(shōuchéng),黄运贵(huángyùnguì)打开了话匣子(huàxiázi),“正常情况下,农历七月十四过后,第二季(dìèrjì)莲藕就能开挖,得赶在农历八月十五前抢收完。要是人手够,还(hái)能种第三季。现在,一亩地的产值大概在3000元到5000元,一季下来,利润差不多有二三十万元。”
据了解,这里的莲藕(liánǒu)主要销往广东等地,在(zài)市场上很受欢迎。桥圩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梁泽艳介绍说,桥圩镇今年莲藕种植面积达3000亩,按照(ànzhào)平均亩产1500斤/亩,平均收购价2.5元(yuán)/斤来算,预计产值达2000多万元。(完)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