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湘江护理·名师之路⑨|十万里路云和月

体育正文 62 0

湘江护理·名师之路⑨|十万里路云和月

湘江护理·名师之路⑨|十万里路云和月

湘江北去,通江(tōngjiāng)达海;中流击水,扬帆奋楫。

地处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个重大国家(guójiā)战略交汇点,湖南近年来呈现出“稳中有升、向新向好(hǎo)”的(de)发展态势。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3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702.4亿元,同比增长5.4%,取得“开门红(kāiménhóng)”。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jīnnián)全国两会上强调,圆满实现(shíxiàn)“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

洞庭波涌连天(liántiān)雪,芙蓉国里尽朝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zhòngyào)指示(zhǐshì)精神和对(duì)湖南“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gǎigékāifàng)高地上持续用力”的指示要求,湖南以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的奋斗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进程中展现“湖湘担当”。

湖南长沙(chángshā),科技感十足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内,400吨矿用挖掘机(wājuéjī)如同“巨无霸”,混凝土泵车(chē)70多米高的臂架直冲云霄。今年以来,这里多款设备产销两旺,有的设备产能较年初提升了3倍。

这是(zhèshì)2025年5月16日在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shàng)拍摄的大型矿山机械。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

走进(zǒujìn)“中国工程机械(gōngchéngjīxiè)之都”的工厂车间,人们感受到市场行情回升的丝丝暖意。

中联重科联席总裁王永祥告诉(gàosù)记者,尽管(jǐnguǎn)传统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面临不小压力,但矿山机械(kuàngshānjīxiè)、高空作业平台、农业机械和海外业务(yèwù)等“第二增长曲线”快速上扬。同时,中联重科还在布局工业互联网、具身智能等“第三增长曲线”。

2025年5月15日,参展商在(zài)第四届长沙(chángshā)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现场操作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经济大省挑大梁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作为制造业大省,湖南持续(chíx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xīnxīngchǎnyè)、前瞻布局(bùjú)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工业经济数据(shùjù)来看,“新”“老”产业齐头并进。今年一季度,在汽车制造、计算机电子设备等重点行业和(hé)三一集团、湘潭吉利、蓝思(lánsī)科技等头部企业的支撑下,湖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bǎifēndiǎn)。

推动(tuīdòng)产业聚链成群,是湖南的重要做法。目前,湖南已有(yǐyǒu)5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3条(tiáo)重点产业链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点(zēngzhǎngdiǎn)。

作为“新晋”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衡长株潭(tán)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chǎnyè)集群来势(láishì)喜人。湘雁输变电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晏华衡说(shuō),一季度(yījìdù),集群完成主营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17.5%。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集群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生态优势,持续强链、延链、补链。

这是(zhèshì)2025年5月8日(rì)拍摄的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装配车间。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不止于“规模大”,还要(háiyào)有“硬实力”。湖南省工信厅综合研究室主任向海林认为,在(zài)国家(guójiā)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湖南在重型装备、核心技术和“缺芯少魂”等关键环节能够发挥更大的支点作用(zuòyòng)。

自主安全计算、北斗规模应用、人工智能、新一代半导体、新型(xīnxíng)显示……湖南(húnán)正在谋划万亿级绿色智能计算产业,聚焦“国家所需、湖南所能”的关键领域,着力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和(hé)拳头产品。

激活(jīhuó)科技创新“动力源”

采集数十万(shùshíwàn)颗水稻种子的光谱与表型(biǎoxíng)数据,开发种子活力(zhǒngzihuólì)预测模型,像做CT一样给每粒种子进行无损检测,精准识别出最具生长潜能的个体……在新建成的岳麓山(yuèlùshān)实验室集聚区,交叉科学(jiāochākēxué)与智慧种业装备研究部研究员朱明东和同事们研发的水稻种子活力检测装备迭代到了3.0版。

2025年4月25日,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实验室的研究(yánjiū)人员在进行种子(zhǒngzi)表型分析。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

据了解(liǎojiě),这一成果填补了光学无损检测分选水稻种子活力研究的(de)空白,居国际领先水平。朱明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新(xīn)技术可以应用于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种子,将有效提升田间成苗率与植株长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tígōng)支撑。

在三湘大地,从一粒小小的(xiǎoxiǎode)种子到“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从超高速轨道交通牵引(qiānyǐn)技术到“海牛Ⅱ号”深海钻机,一连串重大创新成果(chéngguǒ)令人瞩目。

2025年4月25日,在湖南长沙(chángshā),岳麓山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采集种子光谱数据(shùjù)。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

科技(kējì)创新是发展(fāzhǎn)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湖南实施“4+4科创工程”,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岳麓山实验室(shíyànshì)、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zhōngxīn)(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和四个重大(zhòngdà)科学装置“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

湘江(xiāngjiāng)之畔,湘江科学城首开区塔吊林立、建设繁忙。日前,首开区“五大建”——科技服务中心、科学交流中心、交易展示中心、湘江院士港、湘江创新港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新的科研地标(dìbiāo)初现雏形(chúxíng)。

这是2025年5月12日在(zài)湖南长沙拍摄的湘江科学城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滕维(téngwéi) 摄)

“真正要挑大梁,离不开科技(kējì)创新这个‘动力源’。”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dǎnggōngwěi)书记谭勇说,湘江科学城编制了高起点(gāoqǐdiǎn)的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未来这里将成为科研机构(kēyánjīgòu)、人才的集聚地和科技创新的引爆点。

作为科教和人才大省的湖南,一整套“组合拳”扎实有力(yǒulì):出台“七个一”政策,全链条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布局36家科技(kējì)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打造成果孵化(fūhuà)服务体系;设立金芙蓉科创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连续(liánxù)5年实施十大科技攻关项(xiàng)目,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超170项……

2025年3月26日,“强基号”掘进机(juéjìnjī)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下线。新华社(xīnhuáshè)记者 陈思汗 摄

湖南科技(kējì)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友金说,科技创新与产业(chǎnyè)创新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湖南围绕平台建设、机制变革、要素保障和生态优化,正在(zhèngzài)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驱动新模式。

2024年,湖南省研发经费投入(tóurù)(tóurù)强度居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二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超10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fāzhǎn)蓄力成势。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zhēngxiān)

不久前,在湖南省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条本地公路的工程项目吸引了3家央企(jiāyāngqǐ)、120家国企、79家民营企业参与招标(zhāobiāo)(zhāobiāo)。记者在这里看到,“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自动生成(shēngchéng)标书、自动评标,有效杜绝了人为干预、“萝卜招标”。

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邹雄杰说(shuō),自今年2月湖南“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试运行以来,当地已有(yǐyǒu)17个项目通过该系统挂网,评标时间压缩至2个小时左右,企业(qǐyè)数量、地域范围、民营企业参与度显著(xiǎnzhù)提升。

在(zài)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评营商环境”结果中,湖南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省级前十,位列中西部第一。

经济大省挑大梁(tiǎodàliáng),要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湖南持续深化改革(gǎigé),在多个“动奶酪(nǎilào)”事(shì)项上发力——推动“机器管招投标”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探索构建“连环债”清偿(qīngcháng)机制,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深化零基预算(yùsuàn)改革,让财政“真金白银”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通过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平台破解要素跨区域流动难题,持续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以改革(gǎigé)促开放(kāifàng),以开放谋发展。近年来,处于内陆地区的湖南省主动(zhǔdòng)对接、全面融入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hùjì)的全面开放格局。

4月29日,响亮的(de)汽笛声划破长空,满载卷筒纸的集装箱班列从怀化西站驶出,开赴广西钦州港。这标志着西部(xībù)陆海新通道首趟“怀化西-钦州港东”点对点班列正式(zhèngshì)启航,“次日达(dá)”运输模式将时效提升40%以上。

这是2025年3月24日拍摄的(de)湖南怀化国际(guójì)陆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卓 摄)

怀化(huáihuà)国际陆港是湖南打造内陆地区(nèilùdìqū)改革开放高地的战略支撑之一(zhīyī),目前已开拓跨境国际物流大通道7条,开通国际国内运输线路161条。怀化,这个偏居湖南西部一隅的城市成了(le)“开放前沿”,去年出口贸易额首破百亿元大关。

从“不沿边、不靠海”到“通江达海、联通全球”,这是湖南补齐开放短板(duǎnbǎn)的一个缩影。放眼望去,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怀化东盟班列,一条条国际贸易通道顺畅运行;湖南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中非经贸深度(shēndù)合作先行(xiānxíng)区,一个个高能级开放平台(kāifàngpíngtái)活力迸发。

2024年,湖南吸引来自京津冀、长三角(zhǎngsānjiǎo)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qǐyè)家在湘投资设立(shèlì)企业3739家、实际到位资金6489亿元,对(duì)非洲进出口贸易规模稳居中西部第一。今年一季度,湖南对非洲进出口124.8亿元,其中出口67.2亿元、增长33.2%。

2025年2月7日,在湖南(húnán)宁乡,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chējiān)里打磨零部件。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三湘四水(sānxiāngsìshuǐ)新潮涌,百舸争流千帆竞。

湖南省委(húnánshěngwěi)书记沈晓明说,“挑大梁”要有“大作为”,湖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zǒngshūjì)嘱托,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包括内陆地区改革开放(gǎigékāifàng)高地在内的“三个高地”建设取得新(xīn)成效,全力以赴实现“十四五”圆满(yuánmǎn)收官、“十五五”科学谋篇,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fēnxī)尽在北京日报App

文字记者:陈俊、谭剑、白田田、胡璐、余春生(chūnshēng)

视频记者:汪奇文、丁春雨、张楠、程济安、易婷、张卓(zhāngzhuó)、胡函博

统筹:陈炜伟、马晶(mǎjīng)、郜新鑫、肖磊涛

湘江护理·名师之路⑨|十万里路云和月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